又到了“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忘穿秋裤遇风就抖的季节了,
如果您还能坚持骑电动车出行,小编敬您是条汉子,
不过您的小电驴可没您那么抗冻,估计要让您失望了!
最近经常有顾客反应,电动车买了没多久怎么骑不远了,
是不是电瓶有毛病啊?
为此小编特地邀请韩田电动车研发中心的资深工程师贝工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据贝工分析,冬天电动车跑不远,主要原因在于电池。
因为入冬以后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特别是北方地区甚至在零下十几度,
而电池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特别大。
1、温度降低会导致电动车行驶里程下降。
这是正常现象,年后气温回升,行驶里程会恢复,电动车电池最适宜温度在25~35度,
温度越低电池充放电能力越弱。假如气温降至0度或以下时,
电动车行驶里程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如果环境温度达到零下15度,电池几乎失去充放电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结论,贝工在电池实验室进行了一个小测试,
将一组48V20Ah新铅酸电池和一组48V12Ah新锂电池放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可以精准模拟环境温度),
分别测试两种电池在45℃、25℃、0℃、-15℃时的电池容量。
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
高低温试验箱
测试数据如下:
温度 |
铅酸电池 放电容量 |
锂电池 放电容量 |
-15℃ |
11.443 Ah |
11.447 Ah |
0℃ |
17.828 Ah |
12.003 Ah |
25℃ |
22.295 Ah |
12.479 Ah |
45℃ |
23.761 Ah |
12.523 Ah |
很明显,铅酸电池的容量严重受到温度的影响,
标称20Ah的电池组(Ah即电池电量的单位,电压一定时,Ah数值越大,代表电池能量越多,跑的越远),
25℃常温时能放出22.295 Ah电量,0°时只能放出80%,当降到-15℃时则只有一半的电量了。
锂电池的电量虽然也受到了温度的影响,但程度远小于铅酸电池,即使在-15℃仍具有常温时90%以上的电量。
这是为什么呢?贝工又从原理上对铅酸电池低温下放电容量低进行了讲解。
电动车用铅酸电池单节一般为12v,是由内部的6个2V单元电池串联而成。
每个单元电池又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饱含硫酸电解液的玻璃纤维隔膜组成。
在电池放电时,负极活性物质青灰色的海绵状金属铅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铅,
同时为外部电路提供电子;正极活性物质棕红色的二氧化铅接受电子,
与硫酸反应也生成硫酸铅。这种电化学反应被称为“双硫酸盐化反应”。
而在电池充电时,过程刚好相反:负极上的活性硫酸铅在外加电压下被还原为金属铅;
同时正极上硫酸铅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二氧化铅。
如此回到充电状态后,铅酸蓄电池即可重复使用。
当温度降低时,铅酸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硫酸电解液的电阻变大,
电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导致了电量充的少、放的更少的现象。
通过以上我们的试验分析,结合实际的骑行情况,
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冬天电动车骑不远了。
在冬天,由于铅酸电池的温度特性,
放出的电量下降了20%~50%,导致了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显著降低。
2、载重量对电动车行驶里程影响大。
电动车为轻便高效设计,两轮电动车载重质量通常是100千克,
略大于一个成年人正常体重,假如载人载物负荷过重的情况下行驶里程也会下降很多。
3、行驶速度对电动车行驶里程也有较大影响。
我们都知道汽车时速越高越费油,电动车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有经济时速,
通常350瓦和500瓦电机的经济时速分别是20和30公里区域。
厂家给出的行驶里程数据也是在经济时速内测试,
而我们驾驶电动车通常都习惯用最高速度,所以经常达不到厂家宣称的最长行驶里程。
4、其他常见原因。
比如说轮胎气不足、气压过低造成的行驶阻力过大,
电动车刹车调的太紧或刹车不完全回位,路况不好致使频发加减速和刹车,坡道过多,逆风行驶等。
电动车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
是电动车电瓶容量以及电机和控制器匹配性优劣外加使用环境的综合体现,
不单是由电池决定。
所以,韩田黑金节能王系列新品不仅仅是一项功能的升级,
而是在充电器、电池、电机、控制器四大件同时协同升级换代,
因此在电池充放电方面拥有最完美解决方案,
能够将冬季温度对车辆续航里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总结:你的小电驴冬天真的也“怕冷”,它也需要你的温暖哦!
小编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冬天把车子放在室内停车库,
如果天气太冷最好选择短途出行哦!